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90、雒阳见闻(完)

90、雒阳见闻(完)(1/2)

目录

阎行心存怀疑也是有依据的,董军初来乍到,更是为了表面上的大义和名声,都不会如此放纵士卒,横行不法,就更别提明目张胆地纵马行凶,做下如此多的恶事了。

所以,阎行心中怀疑,雒阳城里城外已经暗流汹涌,有人已经在暗中对董卓这个来自外镇的强大势力下手,破坏他牵强附会得来的朝廷大义,让这些西凉兵失去雒阳的民心,进而为后面的行动埋下铺垫。

想到这些,阎行的眼光闪烁不定,他感觉到了,历史的轨迹正在向他熟悉的方向愈发接近靠拢,关东州郡讨伐董卓的事情只怕也已经被提上日程表了。

曹鸢、魏铉等人也若有所思,只不过当着阎行这些刚刚结交的董营将士的面,他们也默然不语,没有出言搭话。

周良看见气氛有一些沉闷,他突然笑了笑,又继续说道:

“我无意间还打听到了一条消息,诸君猜一猜,你们刚刚救下的,是城中哪一家大臣的女眷?”

“何家的女眷?”

马蔺刚刚虽然因为被阎行制止住,没有发火,但心中还是有些忿然,听到周良说起,这牛车的主人还是朝中大臣的女眷,他当即就问道。

“刚刚那辆牛车里面坐的乃是当朝蔡侍中蔡大家的女眷!”

周良神色激动,仿佛救下了人之后他也与有荣焉一样,而阎行、曹鸢、魏铉、孟突几人也面露了然之色,曹鸢更是脸上复杂,既有惊喜又有懊悔,不过很快又恢复常色,唯独马蔺还像是被蒙在鼓里一样,他搔了搔发髻,张嘴欲言,又变得有些尴尬,于是就只好不说话了。

阎行笑了笑,补上周良的话说道:

“元善说的原来是醉龙先生,蔡邕蔡伯喈!”

蔡邕的名气在士林之中,还是非常大的,他既有侍奉母亲至孝的美名,本人又精通经书、音律,更有一手独创的飞白体书法享誉士林,又担任过编撰国史的重任,与卢植、韩说等撰补过《后汉记》。

熹平四年,他奉诏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等大臣校对经书后树立在太学门口的熹平石经更是影响深远,成为了官方认证的权威范本,游学京师的士子手抄笔录,皆以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范本。

有关他“醉龙”的称号,却是因为他年轻之时曾经醉酒长街,被人传为美谈,故而称其为“醉龙”。才华横溢之士在拥有一定声望之后,他们的行为也常常能够得到士林之中最大的理解和善意,所以他们往往在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之后,不但不会遭受非议,反而会被看做是一种洒脱率真的士人性情。

至于“龙”在时下还不是独属于皇家的代言词,它更常常被用来称呼一些德行高洁、腹藏锦绣的高才名士,比如孔子在跟他的弟子谈起他与老聃的会面之时,就用“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来盛赞老聃的才华卓绝。所以蔡邕的“醉龙”,以及为后世熟知的诸葛亮的“卧龙”,都是一种对其才华品性的美称。

阎行笑着继续说道:

“蔡侍中名重海内,其人其事闻名已久,近来朝廷慕其高名,三日之间,接连拔擢,周历三台,当真可谓是青云直上!”

曹鸢、魏铉等人也点了点头,他们对这一件事情也是了解的。说起来,还是和董卓入朝有关,虽然说征召蔡邕的时候,是带有一定恐吓的成分的,但是蔡邕到了京师之后,确实是被当成是国士一级的人物款待,从谒者祭酒到侍御史再到尚书,短短时间之后,就历任了诸多要职,除了“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可以和他比肩之外,只怕还真没有其他人能比得上他青云直上的速度。

谒者祭酒属于外台,侍御史属于御史台也即宪台,尚书是属于尚书台即中台,短时间之内周历三台,风头可以说是一时无两。对于这种在士子之中是泰山北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关于我转生变成狐狸这档事 燕南归 带刀禁卫 疯狂的手游 最后的三国2:兴魏 学园都市的Lv0传说 楼乙 火影之不是世界的错 寿星之路 前方高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