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科技强国 > 第28章 水力水泵

第28章 水力水泵(1/2)

目录

“有的啊,本来种这片田的佃户接着种,您要抽调人手的话我去帮您抽调。”

“好的,谢张典吏,回头请您喝酒。一共230亩地,差不多需要70个壮劳力,10头牛,再临时请100个壮劳力整田,不白干,一人一身棉袄干一天领三斤白面四斤大米或同等价格的粗粮,咱这不是种田,是实验,得让壮劳力吃饱穿暖才好出力气,先组织人手,学生去买农具棉袄粮食等物资,尽快把地整出来尽快种上。”

“额,徐公子,这大冬天的整地可以,种不了田啊!”

“放心,学生自有妙计!”

徐伟先回家把自家产业管理好,让已经成为铁匠作坊的张铁匠打造精钢农具和挖矿工具,大到耕犁小到镰刀,完了后打造三千根钢筋和近千个十字卡扣,自己带着矿工去查看马鞍山铁矿。

视察了两天,主要是以一个钢铁厂实习工的资格去找矿脉,最后找到一个露出一角埋层浅的磁铁矿矿脉和一个伴生锰矿矿脉,其他伴生矿找到一点点。

然后找一帮猫冬的矿工采矿,挖掉土层后一百多人一天能挖260吨原矿石,徐伟准备建一座炼铁高炉一座炼钢平炉,先采些铁矿石给张铁匠打造钢筋农具和高炉平炉炉壁高架钢管吊机等设备,之后采出来的铁矿石存着,等以后一开炉那铁矿石消耗超级快,不存点货不够用。

得去联系商人运煤过来了,以前钢铁厂的煤炭来源很多,徐伟只稍微了解一点,以现在的条件最好是在附近或者长江沿岸。

徐伟仔细回忆以前看到的煤炭购买清单,好像铜陵市新桥镇在其中,离长江不远,不过这年代可能不叫这个名字,问问张铁匠再说,他炼铁是用煤的,煤买回来后建一个焦炭厂,干馏焦炭。

还需要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石、大理石,不难找到,找采石匠就近采石加工成粉末再拉回来做溶剂,还需要萤石铁矾土和锰等合金材料,这些都得先买来或采来存着。

那两百三十亩田有一百亩是上好的江边水浇地,往年种植水稻,现在改种玉米辣椒花生南瓜西红柿,一百三十亩中等旱地种土豆红薯,浇水不方便,得用水车或其他方式把附近江里的水提高十几米。

这年代想把水大量的提高是真的难,尤其是多年干旱长江水位降低后,水车只能提高十来米,再大一些的水车建造难度太大,要不用水泵?可以有!

电动水泵不要想了,现在的条件造一个小型发电机都很难,徐伟一直想给手机充电宝充电都没时间搞,只能用人力畜力或水力。

想了想后有了计划,打造一根非常长的铁管子,由于不是每天需要浇水,所以需要一个储水塘,平常一点点储存水,需要的时候放出来浇地,可以在附近找一块地势高于那些旱地的地方,开挖或用围墙式水坝建成储水塘,再用水渠连通到田里。铁管子一头伸入江里,一头接到储水塘,利用螺旋桨快速转动造成的吸力把江水吸起来,传递到储水塘。

江边倒是有很多小山小土丘石丘,可以建储水塘,水很重,一立方水大概一吨,所以铁管不能粗,太粗就能装更多水,重量也就更重,螺旋桨所需要的动力也就更大,所以管子不能太粗,需要根据动力来决定。

人力?还是算了,最少要130亩地一年三次以上的浇水量,需要的水太多了,就算管子只有几厘米粗人力也差的远,持续力也不行。畜力?畜力也就比人力多那么两三倍,也差的远,那就只能用水力了,从长江吸水十几米高竟然也用长江水做动力?怎么感觉像是煮豆燃豆萁呢?

水力无非就是水车,与传统水车差不多,只是不用兜子装水提高再倒在水槽里,而是用江河流动产生的冲击力来转动水车,再把动力传递到需要的地方。

长江边徐伟看过,水流很慢,估计水车转动速度不会快,那就需要改造江底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媳妇快到碗里来 极品妖孽强兵 万物大进化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死亡作业 跨界道长 忘不掉得不到 武道狂徒 美漫求生日常 穆氏有女,其名雅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