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科技强国 > 第42章 李县令见闻

第42章 李县令见闻(1/3)

目录

李家老爷子年纪不算大,四十来岁,但看上去很苍老,家里有两百多亩好田,一个正妻一个小妾,带点文采,地主士绅一个,李满仓是老二,老大竟然当上了吉安县令,让徐伟对李老爷子刮目相看。

还有老三老四两个丫头,一个16岁一个14岁,长的不咋地哦,好气哦,到现在为止只见过胭脂西施胡雪梅,说好的主角光环呢?

徐伟和老爷子老大老二说了会儿话,老三老四这俩丫头时不时的偷听偷看,满脸春光,让徐伟很无奈,就和李满仓一起出去玩了。

李家村不大,一百户不到,风景却格外的好,山林子一片一片的,让李满仓回家偷了几斤肉和调料,徐伟李满仓和家丁们就在山另一边烧火烤肉吃,乡野山林,雪地枯枝风景独好。

徐伟借着村里鞭炮声用燧发手枪打下一只麻雀,把李满仓这个读书人给馋的一直要玩,无奈把家丁身上的燧发手枪给了一把,玩够了是要还的,这玩意太忌讳。

一时间山后边砰砰砰声不绝,声音可比鞭炮声大多了,幸好家丁也是小孩子,身上装了一小串鞭炮,时不时点上两三个混淆视听,吵得徐伟没法专心烤肉,都糊了,被嘲笑一通。

在李家老爷子和老大老太太二老太太的恭维下吃过午饭就回去了,四轮双白马豪华马车越走越远,送出村头的老大,县令大人对老爹和老二李满仓发出一声感叹。

“此子以后前途必然远大,可惜却入了贱行,却也难掩其才华,不知是好是坏。”

“嘿嘿,大哥你可说对了,我兄弟前段时间托我找知府大人,不知道和知府大人说了什么,第三天知府大人就进京面圣了!”李满仓得意的道。

“还有这事?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李满仓看到大哥那严肃的脸得意马上就不见了,磕磕绊绊的道:“这个我真不清楚,应该是给今上晋献了新式高产农作物吧?我看知府大人走了后我兄弟就在官田里种田。”

“官田里种田?官田?大冬天的他种什么东西?冬天能种地吗?扯淡呢?”

“真的,真的是在官田里种粮食蔬菜,只是他用布把田包起来了,应该不冷了吧?”

“用布包田?这是什么种田办法?”

“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带你去看看?”

“也是,看看就知道了,李叔,备车,我要出门!”

等到兄弟俩来到官田,老大就被一顶顶大棚震惊住了,一顶大棚就是一亩半地,几十亩地的大棚,看着很壮观啊!

走进地头,一排小房子建在路边,大过年的竟然还有人在劳作,一个青壮年看见他们后走过来,老二说明身份和来意后领他们参观,丝毫不怕技术秘密外泄。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徐伟巴不得每天都有一大帮百姓学习呢,哪儿会藏私?也确实每天都有一大帮百姓来学习,刚开始时候听说要在大冷天的种粮食种菜,都不屑的嘲笑。

种了大半辈子地的人了,以前冬天暖和的时候还能种点白菜什么的用稻草捂着,这些年冬天越来越冷,这种子种下去能发芽?

结果还真发芽了,长的还非常好,就是光照不足叶子有点黄,这下结结实实的打脸了!纷纷跟风学习,有很多都在自家地里用竹子窗纱搭建种上了。

老大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看大棚窗纱布、钢筋骨架、铁炉子、木炭、木头水晶做的培养箱、长的茁壮绿油油的认识不认识的作物。

这哪里是在种田?这是在烧钱啊!一亩半地一个大棚,窗纱布都要好几两银子了吧?这精钢架子都要好几十两银子了吧?铁炉子得十两,木炭,天呐,县衙里每个月木炭都要烧好几两银子,他们竟然持续不断的烧?木炭不值钱了吗?水晶呢?打磨的这么好的水晶也得值好几两银子一个吧?

这特么哪儿是在种田?哪儿有投入一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之媳妇快到碗里来 极品妖孽强兵 万物大进化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死亡作业 跨界道长 忘不掉得不到 武道狂徒 美漫求生日常 穆氏有女,其名雅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