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国手 > 第三章 打的就是你

第三章 打的就是你(1/3)

目录

洪都街坊,熙熙攘攘。

青石砖铺凿而成的道路上,贩夫走卒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虽然不及长安的街坊星罗棋布,百业兴旺。在几十年来太平盛世的发展治理下,逐渐呈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永徽之治,贞观遗风,延续着大唐的盛世。无数跃跃欲试的寒门士子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废王立武事件严重打击了关陇世家的嚣张气焰,也让天下寒士嗅到了鱼跃龙门的机会。

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王劝走在大街上,在一众人眼中显得鹤立鸡群。

不过现在自己没有精力去注意别人异样的眼神,而是在思考着接下来的雅集。

在盛唐,扬名立万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做出一首世人传唱的千古绝句。兄长王勃以《乾元殿颂》受李治赏识,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此后官路亨通,直到《檄英王鸡文》之前,王勃就像长安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照耀着长安的青年才俊们。

此时王劝在家族中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在兄长耀眼的才华和身份面前,如同无关紧要的局外人。

他必须足够的优秀耀眼,才能让家族化险为夷,弥补日后兄长犯下的错误,躲过武则天灭顶之灾的毒手。

现在离重阳节只有三天的时间,长兄王勃久负盛名,被邀请在情理之中,而自己只是无名小卒,唯一的机会,是今日洪都文士自发在满芳楼举行的诗文雅集。在集会中崭露头角,便可获得重阳节登滕王阁的入门券。

每一个想往上爬的人,都在等待着这个机会。

王劝停顿了一下脚步,随即步入了满芳楼。里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读书人占据了大堂的半壁江山,他先挑好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在一旁静观其变。

大厅的正中间摆放着矮几,旁边一个覆盖着铜罩的炭炉,散发着热气。

上有纸笔,有铜壶,有温酒。

有面红耳赤的文人。

王劝刚刚踏入酒楼,一老一少也紧随其后走入了满芳楼。老人右手拄着朱红色的拐杖,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而身边的后生恭恭敬敬的搀扶着他,小心翼翼跨过门槛。

瞥见王劝样貌的那一瞬间,阎伯隶暂停了一步。目光在王劝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身边的年轻人似乎注意到身旁长者的异样,顺着他的目光瞥过去,小声的问道,“阎老,怎么了?”

“没什么。”

阎伯隶的轻轻摇头,随即将目光从王劝的身上收了回来,他思考片刻之后,才小声的赞叹说道,“坐在角落的后生,观其神态身形,不像是南人,身形高大似虎豹,即便在北人中也是罕见,是块冲锋陷阵的好苗子。”

年轻人不以为然的说道,“走南闯北的贩夫走卒多了去了,为何阎老偏偏对他另眼相看?再说,阎老身为一介鸿儒,应该清楚南方士子向来看不上不读书的莽夫。这些话说出来,终究不太好。”

阎老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问道,“怎么,阎某一个老头子,还要看你们毛头小子的脸色说话?”

年轻人见阎老神情不悦,吓得连忙道歉,“抱歉,阎老,子章一时嘴快,还请谅解。”

发须灰白的老人拄着拐杖,神情落寞,痛心疾首的说道,“哼,你们江南这些读书人,还没科举入进士就鼻孔朝天,真不知登上大明宫,还会不会把阎某放在眼中。”

年轻人摸了一下鼻子,不敢再轻言。

阎伯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便不再说话。

江南的读书人仿佛天生高人一筹,看不起马背上打天下的武夫,他作为一个老儒者也不便多说什么。

大堂内一群白面儒冠的士子正在高谈阔论,热闹非凡。跟在他身后的吴子章插嘴说道,“今日初五,诗文雅集。”

“知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原女至尊 他来自星际时代 花都极品校园修仙 师尊养成系统 黑科技西游 九霄赤灵传 执剑诸天 夺命神医 最强天眼皇帝 大大大大魔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