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世界开始 > 第33章 科场,盐场

第33章 科场,盐场(1/2)

目录

“县试府试院试,全部通过之后,就能成为秀才。”

“以我现在的功底,考取秀才并不困难,但是举人的话——”

“还是有一点悬!”

苦读两年,又有前世见识,贾蓉在回梦术辅助之下,不但四书五经滚瓜烂熟,各种注解注释也记下不少。

再加上他仿照前世应试方法,多次习练历届科考试题。到如今,宁国府几位教学的举人都认为以他如今功底,考取秀才没有丝毫困难。甚至,若在北方省份应考,举人也无问题。

只是,因为贾蓉祖籍是在金陵,江南省又是出了名的科举大省,想在这里考取举人,可就有些困难了。

“按照我统计的数据,国朝一半以上的状元都是从江南贡院出来的。江南经济发达人文鼎盛,识字人数远远超过各省。”

“这样省份的乡试,竞争之激烈甚至不亚会试,也难怪贾珠应试两次,每次都铩羽而归甚至被打击得意志消沉了!”

“即使是我,也难以保证一定会脱颖而出!”

贾珠十四岁考中秀才后,次年就参加江南乡试,结果毫无疑问地落榜而归。

去年,贾珠十八岁时,再次南下考试,这次被打击得更惨。不但落榜不说,回去后还大病一场,一直未能根治。

根据贾蓉推测,贾珠的大限估计就在这一二年。只是,即使知道此事,他却无能为力——

毕竟,心病还需要心药来治。贾珠心思过重,又不爱惜身体,旁人纵然劝解,又有什么作用呢?

只是苦了李纨,年纪轻轻就要带着儿子守寡,也不知何时能熬出头!

“江南乡试之难,实为各省之冠!”

“这次考取秀才后,一定要了解江南科场风气,增加中举几率!”

科举考试虽有一定标准,主考官的权限却也很大。贾蓉这次之所以直接南下两年,除了拖延婚事之外,主要就是为了熟悉江南科场风气,了解主考官的喜好,争取一次中举。

“还有,明年林如海就要被点盐政,前往扬州赴任。”

“他是科举探花,还是从江南贡院出来的,在江南士林应该有些名声。”

“如果能让他指点一下,再引荐给学政——”

“中举的几率可就更大了!”

科举考试虽然给了平民出头机会,但是细论起来,大多数人都有同族同乡师生朋友关系。

如果一点关系都没有,除非真的天资横溢,能够无师自通地领悟各种科场诀窍,否则是绝无可能出头的。

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他是姑苏人士,祖上也曾袭过列侯的,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世。他祖上的爵位起初只袭三世,到了林如海父亲那一代时本应没有爵位,但是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又让林如海的父亲袭了一代。

只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爵位了。因此林如海自幼便被教导诗书,以从科第出身。等到他考取探花之后,林家就从世禄之家,转为书香之族。

能从勋贵之后转为科举出身,还是近些年刚考上的,他的经验,对于贾蓉这个勋贵子弟绝对不可或缺,能有很大助益。

“祖父的科场经验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还是在太祖在位时考上的,对我来说已经用处不大。”

“林如海却是六年前中的探花,并且深受今上喜爱,短短数年就从正七品编修提拔为俗称为‘兰台寺大夫’的都察院御史,如今又将担任巡盐御史。”

“他的经验,无论是在乡试还是会试殿试,都对我弥足珍贵!”

相比贾政在工部十数年的蹉跎,林如海这个一甲进士可谓官运亨通。只是,他虽然任的是京官,却经常在各地往来巡察,别说贾蓉在京城并没有见过他,荣国府的人也很少见到。

如今贾蓉要南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萌物天降,顾少要霸宠 煞气逼人 都市之步步崛起 银鸾 我是一个原始人 嚣宠军门:痞医懒妻惹不起 我在古代卖内衣 开局两个福利怪 军帝枭宠:重生异瞳灵妻 重生:太子,擦浪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