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世界开始 > 第42章 中举,离世

第42章 中举,离世(1/2)

目录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这种精神烙印,竟然那么难寻吗?”

从那卷翰林手稿大有收获之后,贾蓉或借或买,从外面找来了许多名家手稿作品。

只是,这些东西名气虽然很大,却没有一个像那卷翰林手稿带着精神烙印。

如此境遇,自然让贾蓉大失所望,安排一个管事继续留意此类物品,又嘱咐贾琏回京后寻找风万古的其它手稿后,自己放下此事,继续准备乡试:

“不是修行之人,不能主动修炼精神,这些普通人留下精神烙印的可能性极小——”

“那卷翰林手稿上的印记,当是书写之人诚意正心,呕心沥血之下,无意间引动精神,这才留下烙印。”

“此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只怕很难寻到。”

“如今乡试在即,还是等过了乡试再说吧!”

能否成为举人,关系到昔年贾敬对他许下的承诺。对于这件事情,贾蓉是万万不敢掉以轻心的。

因此,眼看八月份乡试在即,贾蓉放下诸事,一心准备应考。

或许是得了一位大儒对《春秋》的感悟,贾蓉如今不但在《春秋》上造诣极深,就是在读四书等儒家典籍时,也觉得体会更深一层。

体现在文章上面,就是贾蓉如今写的八股少了许多刻意,多了种圆融厚重之感。似乎悟通了某个关键点,更合科场要求。

如此进步斐然,贾蓉在乡试时可谓得心应手,最终虽然未中解元,却也排在前五,位列经魁之一,《春秋》一经魁首。

消息传出,江南尽皆惊叹。十五岁的秀才或许并不算少,十六岁的举人在哪都极为罕见。

而且,贾蓉这个举人,是在以竞争激烈著称的江南乡试中取得的,还成为了经魁之一。想到贾蓉这般年纪就有这等造诣,众人都相信来年若无意外,贾蓉必能高中进士。

中了进士之后,贾蓉就能迈入仕途。想想宁国府的家世,许多人都知道贾蓉出仕之后,只怕必定会成为一方要员。因此登门之人,比之前多了十倍不止。甚至还有些知道贾蓉最近在搜集古物的,更是花大价钱买了奉上,以求能够一见。

如此纷纷攘攘,贾蓉鹿鸣宴后,不得已在金陵府中连开数日宴会,接见一众宾客。

而在得到的古物之中,他也从一件著名匠师的玉雕中,再次察觉到了精神烙印。最终在吸收之后,得到对方在雕刻这件作品时的感受,学到了许多雕工技艺。

这门手艺虽然对贾蓉并无大用,但是却印证了他的想法,让他知道只要能够找到足够物品,学会百家技艺,并非毫无可能。

因此,贾蓉不但多安排了几位管事留意这类物品,还吩咐各地银行管事,打探这类物品的消息。

随后,贾蓉离开金陵,开始回返京城。路上,他又顺道去了扬州,当面拜谢林如海,探望贾敏病情。

眼看贾敏如今已病入膏肓,贾蓉又想到回京之后秦家必然逼婚。因此以看望贾敏为由,暂且留在扬州,打算在贾敏病逝之后,和林黛玉等人一并北上。

到时,他再以姑祖母新丧准备会试为由,将亲事继续拖延。

林如海等人不知贾蓉打算,只道他当真关心贾敏,心中俱是感念,关系更显亲近。

如此到了九月,贾蓉正在林府,忽有京城来人传来消息,言说贾珍患了风疾,急召贾蓉回去。

众人唬了一跳,忙问事情究竟。原来,贾蓉中举的消息传回,京城宁国府也摆了几日宴席。贾珍本就贪杯,有了这个由头,更是和友人大肆宴饮,连醉数日不起。

或许正因为此,一日早上,贾珍起床之时,忽然被察觉中了风疾,如今已口歪眼斜躺在床上不起。

眼见贾珍病情如此厉害,宁国府众人急忙去城外道观请了贾敬回府。贾敬听闻儿子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萌物天降,顾少要霸宠 煞气逼人 都市之步步崛起 银鸾 我是一个原始人 嚣宠军门:痞医懒妻惹不起 我在古代卖内衣 开局两个福利怪 军帝枭宠:重生异瞳灵妻 重生:太子,擦浪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