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风云之峥嵘岁月 > 第十四章 初入寒潭

第十四章 初入寒潭(2/3)

目录

过匕首,便感受到匕首的分量很重,隐隐散发着一股寒意。他胡乱地比划了几下,说道:“蒙叔,我不会使用匕首,还是不要带了吧。”说着,便把匕首递还给蒙凯。

蒙凯见状,说道:“拿上吧,在水下说不定就用到了。”

李经纬闻言便不再推辞。他先来到寒潭边适应了一会,然后采用扣带把碳纳米链扣在腰上,一手执匕首,一手对着张远鹏和蒙凯打了ok的手势,接着就跳入了寒潭之中。

顿时,彻骨的寒气从四面八方把李经纬报过了起来。李经纬并没有急着超深处潜,而是先观察了一下水下的情况。所幸的是,头顶的照灯还是能用的,水的透明度也不错,在水下能能够看到约3米的距离。这与外公所说的情况一致,也让李经纬安心不少。

寒潭并不大,也就足球场大小,但最深处到底多深,还未探明。李经纬先在水下约两米的深度绕寒潭游了一圈,对基本的情况有所了解。

虽然之前听外公、蒙凯等人讲了很多,但是亲自熟悉一下初步的情况,李经纬觉得还是非常必要的。

在李经纬的概念里,觉得‘侥幸’二字最是要不得。人可能会侥幸做成那么一两件事,但要靠侥幸来做事,一定必败无疑。凡是‘预’了不一定会‘立’,但是如果不‘预’,则必‘废’。

李经纬注意到,寒潭周围都是石头,鲜少泥土,这可能也是潭水能见度较高的原因。寒潭里还是有生物的,比如之前听说的透明小鱼,如果不仔细观察,确实不易发现。这种鱼在游的速度极快,稍纵即逝。

李经纬选择从背光处往深处潜,因为他发现背光处透明小鱼较多。如果寒潭里有赤炎蛇,是必须要捕食,那么从鱼较多的地方往下潜,遇到赤炎蛇的几率会高一些。

下潜到水下十米左右深度,李经纬明显感觉水温更低。李经纬又尝试着在这个深度绕潭一周,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高科技技术到底还是能够发挥一些作用的。李经纬可以通过绑在腰上的扣带,控制碳纳米链放长或卷缩。如果是普通的绳子,李经纬在水里游一周,恐怕岸上的蒙凯也要跟着绕寒潭走一周。

继续下潜到水下20米,依然没有看到任何赤炎蛇的迹象,甚至连一条大点的鱼或虾也没有发现。

由于今天到这里时时间就已经较晚,李经纬本来计划最多下潜20米。但是,在水里没有任何实质的发现,让他有些不甘心。于是,又继续下潜到水下30米的深度。

手腕上的金属温度计显示,在这个位置,水温已经降到零下6摄氏度。寒冷的潭水和水压,已经开始让李经纬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开始承受较大冲击。不过,看到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李经纬心中马上出现一个疑问:为什么水没有结冰呢?

通常,零摄氏度是冰点,也是冰水共存的温度。即使在南极,海水不结冰的最低温度也仅为零下1.7摄氏度,这还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分的原因。而潭水在这个位置的温度是零下6摄氏度,其严寒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但为什么依然没有结冰呢?

英国人刘易斯曾经仅身穿泳裤,在南极零下1.7度的海水中游泳20分钟,创造了打破了世界纪录。据媒体报道,经过这样的身体机能极限挑战后,刘易斯花了4个月才重获手的知觉。可见在寒冷的水中游泳对身体的严重影响。

再次绕潭一周后,李经纬还是没有发现赤炎蛇的迹象。但是,李经纬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他在水下2米、10米、20米和30米绕潭一周所需的时间在不断增加。

由于他在游的过程中是贴壁而行,虽然水压会使速度有所变慢,但时间也不应该差这么多。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个天山寒潭并不是锥形的,即越往下下面空间越小,而很可能是一个葫芦型,就是下面是凹进去的,越往下空间越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都市至尊奶爸 穿越之联姻公主不好惹 双宝驾到:冷傲爹地太能撩 女总裁的上门神婿 极品小渔夫 快穿之系统要我拯救世界 疯狂年代之父辈故事 无敌镜像系统 秦时明月之大秦天庭 驭夫有道:捡个侯爷做相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