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十四章 中旨宣召孙得功

第十四章 中旨宣召孙得功(1/2)

目录

“喵呜!”小白叫了一声,好象在提醒侍膳的宫人注意,小爪爪轻轻点了点盘子边。

朱由校嗤笑一声,点了点头,宫人马上挟了两块暴腌鸡,放在一个空盘子里。

小白的脑袋左右转了转,又走到五丝肚丝盘前,伸爪子点了点。

你是猫啊,吃什么鸡和肚丝?

朱由校看了一眼只动了一筷子的那盘鱼,特意给小白做的,以为猫就爱吃鱼,看来是他孤陋寡闻了。

小白点完菜,来到盘前,低头吃了起来,很香很有滋味的样子。

这难道是一只披着猫咪外衣的那什么,朱由校放下了筷子,瞅着这只好看又聪明的喵星人若有所思。

………………

太阳照在身上,虽是冬季,即便不能让人身生暖意,也使人心情愉悦。

可首辅叶向高捧着几本奏折来到乾清宫,这一路上却有些心情沉重。

原因很简单,少年皇帝下了中旨,直到内阁,宣辽东巡抚王化贞的中军游击孙得功进京觐见。

除了宣召孙得功,还有熊廷弼手下的军前赞画、职方主事洪敷教。

在阁臣看来,少年皇帝撤换王化贞不成,派兵部堂官和主事去辽东也被否决,只能退而求其次,分别宣召经抚的亲信来京问询。

至于中军游击孙得功,职方主事洪敷教,都是官卑职小,宣召入京算不得什么,影响不到辽东的大事。

既然如此,阁臣们觉得就给少年皇帝个面子好了。昨日午朝,少年皇帝的不悦是显而易见的,又何必因为小事再让皇帝不痛快。

首辅叶向高也表示同意,但却想得更深一些。

因为这是少年皇帝即位以来少有的中旨,以前的中旨都是赏赐之类的,只是走个过场。

而这次虽然宣召的是小官,但却涉及到辽东之事。如果少年皇帝提出这样的意见,廷议也多半会通过,但少年皇帝却没走这个程序。

是少年皇帝心急,还是故意作出的试探,抑或是发泄心中的怨忿,叶向高并不敢确定。

所以,叶向高想弄个清楚,得个心安。

同时,他也想借机劝谏一下。一个是早朝,皇帝不勤勉,是要被写进史书的;另一个则是这个下中旨,不是不行,最好改变下方式。

离着乾清宫还有段距离,猛然间便听见“轰”的一声响,吓了叶向高一大跳。

辨了下方向,叶向高变了脸色,撩起袍子加快脚步,直奔乾清宫。

此时的乾清宫外,朱由校正带着一群宫人,在观看奉召而来的神机营的数名官兵在表演火器。

因是在宫中表演,神机营的官兵只带来了鸟枪、三眼铳。亲自统率他们的,则是现在大明的最高公爵——七世英国公张维贤。

英国公张维贤掌中军都督府,执掌京营,在移宫案上出了大力,亲自抬轿将天启帝从乾清宫抬到文华殿继承皇位。

历史上,在魏忠贤权势滔天时,也不敢拿张维贤怎么样。

鸟枪射击完毕,朱由校不置可否,却是暗自摇头。

英国公张维贤站在少年皇帝身旁,又给他介绍三眼铳的特点和威力。

这个三眼铳听起来相当不错,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还能够抡着当锤子砸人。

可实际上呢,身管太短,射程可想而知;能连续发射三弹是不假,可装填起来也费时费力。

再相比于鸟铳等火绳枪的杀伤力和精度,三眼铳这种火门枪就更是远远不如了。

二、三十米?朱由校觉得也就那样,书上所说的五十步、八十步,你要信了就是脑袋进水。

嗯,古人往往把有效杀伤射程和最远射程混为一谈。放个窜天猴,还能出去二三十米呢,有用吗?

朱由校起身走过去,说道:“朕来试放几下。”便要亲自去试试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亡临重启 我有一枚合成器 扶剑朝天去 从今开始18岁 开局超天赋 我开局拒绝了任婷婷 这个异界有点迷 娱乐之华娱第一巨星 动画制作系统 天凉三寸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