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梁月 > 第四章-商周二朝

第四章-商周二朝(2/3)

目录

来朝。周帝静先后平定了北之猃狁、西之戎狄、东之淮夷、南之楚国的叛乱,开拓了广袤的疆土,重现兴盛景象,史称“宣王中兴”。周帝晚年,干涉诸侯国鲁国君位承继,以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快。后征伐条戎、奔戎,结果惨败。再之后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又惨败。至此,周国国力衰败,各诸侯国听调不听宣。

后有周帝宫湦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对外战事失利,内有天灾不断,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周帝宫湦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攻入镐京。周帝宫湦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周帝宫湦谥号周幽王。

西周就此灭亡。

所以在后世的史书里,夏帝桀与商纣王、周厉王和周幽王四个祸国殃民的暴君并称。

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国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帝。周帝宜臼东迁,定都洛邑,史称东周。

周国自此失其鹿,由王天下而成旨意不能出都邑。

其后,各路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之后诸侯互相侵吞,最终形成了七国并行于世,史称战国七雄。

周帝宜臼东迁以后,西土被秦国所占有,并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晋国、齐国、鲁、楚国、燕国,以及稍后崛起的吴国、越国等诸侯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展开了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是为春秋时期。

在此期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文圣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自周国东迁、诸侯开始争霸到秦国再次统一神洲大.陆,这一段时期是神洲大.陆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创造丰富,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百家争鸣。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墨家、儒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齐国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实施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神州各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周帝姬阆二十一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陈兵“蛮夷”楚国边境,质询楚国为何不向周王室朝贡,迫使楚国签订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自称为王,消灭了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与威望都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国同宗。晋献公时期晋国向四面扩张,领土和国力大增。但献公宠信爱姬,废嫡立幼,导致使国政大乱。晋献公之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龙武狂圣 地球流浪舰队 重生之农门小财迷 听闻娘子要劈腿 穿越异世武神 现在我很好 悍妻当家有福田 惹谁都别惹医圣大人 鬼卿大人可忆细雨相遇 快穿黑莲花:搞事,约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