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灭秦代汉 > 第六十八章 高炉炼铁

第六十八章 高炉炼铁(1/2)

目录

墨卿终于走进了汉国的工匠营,为了显示对墨卿的重视,张政特意抽出时间陪同墨卿参观。

通过层层岗哨来到了工匠营所在的山谷之内,这里果然是别有洞天,规模之大让墨卿惊叹,这里的许多建筑也十分宏伟,比汉王宫大殿还要庞大的建筑比比皆是。

“前方就是炼铁高炉。”张政直接将墨卿带到了炼铁高炉前,这是墨卿最感兴趣的。

“这么高大的炼铁炉,一炉可炼多少铁?”墨卿对冶炼金属很熟悉,也曾亲手建造冶炼炉,却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大的炼炉。

“这一炉大概可以炼几万斤铁吧。”张政估算着。从张政在汉国建起第一座炼铁高炉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张政和工匠们不断的对高炉进行改进,最早的高炉差不多都报废了。现在墨卿看到的是刚建造完成的新一代高炉。

“汉王说笑了,几万斤铁堆在那儿要比这高炉高很多。这高炉虽然高大,炼出几万斤铁是不可能的。”墨卿觉得张政有点儿夸大其词了。

张政笑了笑带着墨卿走的离高炉更近一点儿说道:“这种高炉炼铁是连续的,不断从上边加入矿石和燃料,从下边放出铁水。只要炉内的耐火材料不烧穿,总可以生产下去。我说几万斤铁是一个保守的估计,这个高炉外边使用了铁制的炉体,内部的耐火材料的配比更合理,我想这座高炉可以连续生产很长时间,生产几万斤铁不成问题。”

这时工匠过来向张政禀报可以出铁水了。工匠们知道张政要来,故意掐着时间,有心在张政面前表演一番,炉门打开通红的铁水流了出来,被导入事先做好的沙模之中。

墨卿站在那里仔细的观察着这一切,根本顾不得飞溅的火星和迎面扑来的热浪。

看着眼前的铁水不断的冷却,变成一块块的铁锭,墨卿还是有很多的疑问。“汉王同样是将矿石放在火上烧,为什么这里炼出来的就可以凝固成铁锭,其他人炼出来的是一团黑乎乎的渣子,只有煅打之后才能得到一点儿熟铁,要不就是烧出来一些又硬又脆的生铁?”

墨卿现在所提的实际上是阻碍秦朝铁器制造的最大障碍,对于墨卿的疑问,张政知无不言。“这主要是一个温度问题。其他人炼铁炉所达到的温度都太低。原因是他们的炼铁炉都是敞口的,不利于保温,为了助燃又向炉内吹入冷风,使得炉温变得更低。”

“汉王是怎么解决这些难题的呢?”墨卿虚心请教。作为制造武器的高手,为了冶炼出好的金属,墨卿也曾作过多次的尝试,却没有任何进展。

“为了提高炉温除了采用现在你看到的这种封闭炉膛的高炉外,还有就是在进风口增加了预热室,对吹入的空气加温,同时使用水利鼓风机增加进风量,使得炉内燃料能充分燃烧。”张政详细的解释道,当然要想让高炉连续生产还要用强度比较大的煤焦炭,还要加入造渣剂,还要调解炉内的酸碱度,这些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张政他们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

“水利鼓风机是什么东西。”墨卿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个词。

“走,我们到那边看看。”张政指着离高炉不远处河道里高高的河堤说道。

“这些高大的房屋是用来干什么的?”河堤下有一排排高大的房屋,里边不时传出巨大的响声,墨卿对此充满了好奇。

“汉国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来比诸侯国强的东西是因为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力量。人力是有极限的,而自然力是无穷的。你看我们修建堤坝将水位抬高,水从上面冲下来有着巨大的力。水的冲击力推动木制的水轮,带动风扇就能吹出连续不断的风。如果用人力推皮囊吹风,风量既小,还不连续。根本达不到高炉炼铁的要求。”张政在一台水轮带动的鼓风机旁边向墨卿介绍着。

墨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超越了人力和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 觉醒大明星 球圣之路 四号别墅 妖神记 异界小厨仙 只影千山雪 一心向你,一往而深 进球万岁 凤舞凝夕赢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