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058 新式暖阁

058 新式暖阁(1/2)

目录

“宗舒,你说密县的无烟石炭,睡前也不能放屋里。你说的那个设备,做出来了吗?”

赵桓想起来,他曾对父皇说过此事,也不知道宗舒做出来没有。

难怪赵桓这么关心,因为,今年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殿下,应该差不多了。一会儿,我去瓷器坊看看。”宗舒说道。

“一会儿,左右无事,一起去吧。”太子忽然心血来潮,想和宗舒一起去看看。

“殿下,你还有功课没有完成。”侍讲提醒道。

“格物穷理,先生您讲了三天了。敢问先生,您格过什么物,穷了什么理?”太子有些不耐烦了。

侍讲一时说不出话来。

太子以前不是这样的!怎么和这个文盲少爷一接触,就变了?

珠珠也想跟着出去,但赵桓不让,说天太冷,如果生病,母后一定会怪罪。

看来缨络的身体比较好,赵桓把缨络和魏公公带上,一起出宫。

刚到宫门口,就见瓷器坊的掌柜老冯,带着伙计赶了几辆驴车,远远地站着。

宗舒心中一喜,看来,事情,老冯办成了!

宗舒快步走了过去,一掀驴车,果然,老冯把东西烧出来了。

“老冯,密封胶出搞出来了?”烧出东西并不是太难,难的是把密封胶搞出来。

“少爷,密封胶,做出来了,一滴水也漏不出来。”老冯喜形于色。

赵桓看了看驴车里的东西,敲了敲说道:“这是瓷器吗?外面粗糙不堪,里面光洁如新,好生奇怪。”

“殿下,这是造暖阁的主要器材。有了暖阁,石炭放在屋外,室内温暖如春。”宗舒说道。

北宋时期,黄河流域早已有了“暖阁”,这是借鉴北方火坑的做法。

据史料记载,当时蔡京专门为自己打造了一间暖阁,通体以整整一万两白银打制而成。

暖阁的顶部与四面都用银壁合成,配有正面的银门,使用时组装成完整的房间。

巧匠将沉香、檀香、龙脑、麝香捣成细末、调成泥糊,均匀地刷在暖阁内壁上。

有贵客来临,仆人们事先在银阁外烧起一排炭盆,同时,将室内的顶与壁用水轻轻喷湿。

银具有金属导热快的特性,室外火炉很快便烘热整面银壁,并将热量传递到阁内。

喷了水的香泥壁遇热蒸发出湿气,避免了空气过于干燥,还将壁泥内的香芬一起携带着释放出来。

但这种暖阁一出现,马上被朝廷禁止了。

因为太奢华了,一个小小的暖阁,需要一万两银子!就算是皇上自己,也肉疼啊。

当时蔡京要把这暖阁献给徽宗,徽宗狠狠心把暖阁给拆了,重新铸成了银锭。

每年都要向辽国上贡,西夏和金国也时不时来打秋风,朝廷的国库空虚啊。

一旦大家都来造暖阁,辽国人知道了,你大宋居然还这么有钱,岁币加倍,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蔡京这么有钱,在童贯的怂恿之下,徽宗几次想搞他,但也没敢下决心。

蔡京的势力大啊,如果把蔡京搞掉,震动实在太大了,徽宗经不起折腾。

因此,徽宗专门下了一道诏令,严禁用银子制造“暖阁”。

宗舒知道这种暖阁,虽然花费巨大,但效果其实并不好。

就是一个银房子,外面点上火而已。住在这种暖阁,人就相当于一只烧鸡。

这种暖阁,温度不好控制,用起来程序繁琐,成本更是吓人,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

“殿下,我做的暖阁,用的是瓷管和水。”

宗舒马上解释说,把房间的青砖挖开,把瓷管在地上均匀地铺好,接头处用密封胶密封,防止漏水。

瓷管之间用青砖隔开并作支撑,上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巫的世纪 以情深且共白头 穿书后我成了大佬们的姐姐 万象魔帝 斗罗之光明与黑暗的抉择 我的系统和主神联机 许我佳期 我有一方异空间 少帅太难缠之娇妻请入怀 归档之金融才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