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发师屠骨肉, 备具葬妃嫱(1/8)
却说宋主刘骏既诛刘义宣,复纳刘义宣女儿为淑仪,冒称殷氏,一面压制诸王,凌轹大臣,省得他多嘴多舌,起事生风。
偏是专制益甚,反动益烈,群臣原屏足重息,那宋主自己的亲弟,却未肯受他抑迫,免不得互起猜嫌。原来宋主刘骏有两个兄长,一刘劭、一刘浚,已经诛死。亲弟却有十六人,最长的即南平王刘铄,已经遇毒暴亡;次为庐陵王刘绍,已经早卒,又次为建平王刘弘,辅佐刘骏除助,官左仆射,未几亦殁,又次为竟陵王刘诞,受职右仆射;又次为东海王刘祎,义阳王刘昶,武昌王刘浑,湘东王刘彧,(即后来的明帝)。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海陵王刘休茂,鄱阳王刘休业,新野王刘夷父,顺阳王刘休范,巴陵王刘休若,除刘夷父蒙逝外,余皆少年受封,无甚表见。叙次明白。
孝建元年,柳元景辞去了雍州兼职,令武昌王刘浑为雍州刺史,刘浑年轻有力,身长七尺,莅任以后,与左右下属戏作文檄,自称楚王,年号元光,备置百官。
长史王翼之,上表奏闻,于是朝廷有诏削除刘浑的王爵,免为庶人,寻即逼令自杀。痴儿可悯。
竟陵王刘诞,年龄较长,功绩最高,讨伐刘劭时已预义师,讨伐刘义宣时,又主张出兵。得平三镇,遂进宫太子太傅,领扬州刺史。
刘诞不但在两次平乱中功勋卓着,而且在朝中位高权重。他平时还在府中广聚文武英才,贮藏精良的兵甲器械,其府第园林之精美更是冠绝当时。宋主刘骏本就猜忌宗室,本来多疑,更经刘义宣乱后,益滋猜忌,见刘诞举动不经,特阳示推崇,加刘诞为司空,调任南徐州刺史,出镇京口。
刘诞联合江夏王刘义恭,于孝建二年(455年)十月主动上疏朝廷,提出抑制宗室的九条建议。宋主刘骏借题发挥,将九条限制条律扩充至更为详细的二十四条,全面抑制了藩王的地位。
嗣因京口尚近都城,更是迁徙刘诞为南兖州刺史,另外派右仆射刘延孙镇守南徐,暗中加以戒备。朝内用了两戴一巢,作为腹心,遇有军国大事,必须与三人裁决,然后施行。
刘宋王朝的“两戴一巢”指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三人,他们是刘骏(宋孝武帝)时期的重臣,长期掌握朝政大权。
宋主刘骏即位,均擢为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
戴法兴?乃是担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因文才出众被委以教导太子(刘子业)的重任。
巢尚之?与戴法兴同为中书舍人,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孝建二年(455年),林邑国派长史范龙跋进贡,宋主刘骏任命范龙跋为扬武将军。
孝建二年(455年)二月,阇婆(南朝时又称婆皇国)遣使进献方物。(阇婆是中国古代对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地域的称谓,兼具地名与国名属性,别称阇婆洲、诃陵、社婆等。)
孝建二年(455年)七月,盘盘国遣使进献方物。(盘盘国是位于今泰国南万伦湾沿岸的古代南海国家,地处横断马来半岛克拉地峡的交通要冲)。
孝建二年(455年)八月,干陁利国(一称斤陀利国)国王释婆罗(冉+阝)怜陁派其长史竺留陁进献金银宝器等物。
孝建三年(456年)五月,宋主刘骏有意训练骑兵,滋养战马,以加强军备,于是下令“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再次,他排除众议,接受垣护之的建议,决定把原在东阳的青州州治前移到位于第一线的历城与冀州并置,对北魏形成双侧压力,此举意义正如垣护之所言:“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
宋主刘骏因为历城(今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