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萧宝夤乞师,魏邢峦遣将(1/5)
话说梁武帝命萧宝义为巴陵王,使奉齐祀。萧宝义幼有废疾,喑不能言,独不中时忌,得终天年。宣德太后逊居外宫,本来是个庸妪,任人拨弄,故亦得寿终。后来祔葬崇安陵,由梁朝廷谥为安皇后。这也不必琐叙。了过齐朝。
梁武帝萧衍南面垂裳,大封勋戚,命弟萧宏为临川王,领扬州刺史,萧秀为安成王,领南徐州刺史,萧伟为建安王,领雍州刺史,萧恢为鄱阳王,授左卫将军,萧憺为始兴王,领荆州刺史。加领军中军王茂为镇军将军,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右仆射,侍中范云为尚书左仆射。立子萧统为皇太子。
当初中兴元年(501年)三月的时候,萧衍起兵讨伐萧宝卷,并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任命萧宝夤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军事、卫将军、南徐州刺史。同时,萧宝卷也任命萧宝夤为使持节、都督荆益宁雍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荆州刺史。
七月,雍州刺史张欣泰、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等人在新亭起兵,谋划废除萧宝卷。当日,王灵秀赶到石头城,让人将萧宝夤抬往台城。萧宝夤到达杜姥宅时,天色已晚,城门也已关闭。叛军见城上放箭,便丢下萧宝夤,溃逃而去。
萧宝夤在逃亡三日之后,方才穿着武服来到草市尉司自首。萧宝卷召萧宝夤进宫讯问,萧宝夤痛哭流涕地道:“那天不知道什么人逼使我上车,就把我弄去了,实在是身不由己。”萧宝卷大笑,没有为难萧宝夤,恢复了他的爵位。
到了中兴二年(502年),宣德太后临朝听制,改封萧宝夤为鄱阳王。不久,萧衍残杀南齐宗室自立为帝,又准备加害萧宝夤,于是派人对他严加看管。萧宝夤在太监颜文智与随从麻拱、黄神的帮助下,连夜逃走。他换上乌布襦衣,脱掉鞋子,赤脚逃到江边,坐上事先准备好的小船。
天亮时,看管者才发现萧宝夤逃走,追到江边。萧宝夤假扮成钓鱼人,随流漂浮十余里,方才没有引起怀疑,得以到达长江西岸,逃到百姓华文荣家中。华文荣叔侄三人将萧宝夤藏到山涧中,租来驴子让他乘坐,并昼伏夜行,将他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东城戍堡。戍主杜元伦查知他确实是萧氏之子,对他以礼相待。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得到杜元伦的禀告后,派出车马侍卫前去迎接萧宝夤。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五月初旬,天适阴雨,夜昏如墨。金陵城内突然喧嚣四起。原来是以东昏侯余党孙文明为首的叛军趁夜色掩护发动了突袭,意图颠覆新朝。
叛军们首先攻破了神虎门,然后闯入总章观。值夜的卫尉张弘策刚想示警,就被乱刀砍死。叛军随即烧毁尚书省和云龙门,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
军司马吕僧珍闻讯后,立即召集卫兵迎战。只是夜色昏暗,双方难辨敌我。吕僧珍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让卫兵们死守殿省要地,等待援军的到来。
这个时候,梁武帝萧衍正在王宫中休息,突然被这巨大的喧闹之声惊醒。梁武帝萧衍急忙穿上戎装,奔到殿前,以镇定军心。萧衍看到士兵们惊慌失措,于是沉着地说道:“贼人趁夜作乱,人数必然不多。等到天亮,他们自然会四散而逃。你们速击五鼓,震慑宵小!”
士兵们闻言,立即击响了五通更鼓。清脆的鼓声传遍四野,叛军果然以为天快亮了,开始慌乱撤退。
就在这个时候,镇军王茂率军赶到,拦截住了溃逃的叛军。一番激战后,孙文明等为首的造反分子尽数被擒。等到天明,叛军已经被肃清,新朝得以转危为安。
这场叛乱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了,但是也给梁武帝萧衍敲响了警钟。
才阅数日,南梁朝廷就接得豫章太守郑伯伦急报,内称江州刺史陈伯之造反,侵及豫章,请速发兵讨逆云云。
原来陈伯之从梁主入都,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