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哭笑在土地上 > 第十二章 宣泄兴奋

第十二章 宣泄兴奋(1/2)

目录

从保长家出来,谢政堂没急着回家,不紧不慢地向庄外走去。

谢政堂顺着去县城的路向北走着。一路上,天还是灰蒙蒙的。路两面是大片的荒秃的土地,路边和地边是或高、或低的随风摇摆着的干草,偶尔有几棵露着光秃树枝和树干的大树。时不时,一群群的麻雀,或落在路边的树上叽叽咋咋地叫着,或在天空上叽叽咋咋地叫着飞来飞去。天已不像腊月时冷得让人缩手缩脚了,穿着厚实的棉褂子走了一阵子的谢政堂感觉浑身微微冒汗,就解开棉褂子上挨着领口的扣子。走着走着,谢政堂还是觉得热得浑身痒痒,就摘下脑袋上的毡帽头。摘下毡帽头后,没走几步,谢政堂觉得脑瓜皮发凉,又不得不把毡帽头戴上。向北走了半个多时辰,谢政堂来到了谢家坟地,来到了他父母的坟头前。

谢政堂的父亲谢自钦曾经是本地赫赫有名的举人,谢政堂是谢自钦的老儿子。

谢自钦活着的时候,曾修整了谢家坟地,把一个个坟头都用青砖砌成的矮墙围了起来,在坟头之间的空地上用青砖铺上了小路,还在各个坟头前重立了石碑,把谢家坟地修整得庄严肃穆。可年复一年,谢家坟地里的一个个坟头上的荒草该咋长还咋长,特别是到了冬天,远远望去,谢家坟头上的随风晃动的干枯的荒草让谢家坟地和其他人家的坟地一样显得荒凉。

谢政堂小时候,谢自钦想让老儿子念书习文,指望老儿子将来有所成就,可哪成想老儿子不是念书的材料,不是记不住字就是背不下书,天天在私塾里被先生用戒尺打手板,给做举人的父亲丢尽了脸面。谢政堂吭哧瘪肚读了三年私塾后,谢自钦不得不像当地普通人家的父母一样拖朋友把老儿子带到关外的买卖家驻地方学做买卖,只愿老儿子以后至少不用靠卖苦力养家糊口。谢政堂念书不及做举人的父亲半点,可脾气禀性却和父亲一模一样。见了客人,谢政堂别说来言去语,连个笑模样都没有。没多久,买卖家让谢政堂卷铺盖卷走人,谢政堂只好灰溜溜地回到老家。谢自钦见习文不成、经商不就的老儿子难先立业,就给老儿子说了媳妇。几个哥哥都不在本地,成了家的谢政堂平日帮着父母张罗着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到了秋天就赶着大车东跑西跑到乡下代父亲收地租。父母活着的时候,谢政唐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做过一件让父母感到荣耀的事情。父母死后,谢政堂靠和扛活的辛勤耕耘几十亩地的收成养活着妻儿。眼下,谢政堂刚刚买下程立德家的地,把谢家原有的两块地连成了一大片。置地对于做了快半辈子庄稼人的谢政堂来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刚置了地的谢政堂想要带着刚签了字、画了押的地契到自己父母的坟头前站一会,好让埋在地里的父母乐呵乐呵。

谢政堂来到自己父母的坟头前,注视着自己父母的坟头,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地契想把地契掏出来,可最后还是住了手;嘴角动了动想说点啥,可最后还是没把要说的话说出口。就是在坟头下面的死人前,谢政堂也是那么拘谨,也没动声色,也是摆出了那张没有笑摸样的脸。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谢政堂总是先想到抽袋烟;穿着厚实的棉褂子走了半个多时辰的谢政堂,觉得有点累了,想蹲下来。可又觉得在父母坟头前抽烟和蹲着,有点不敬,谢政堂只好在父母坟头前啥也没干,一直直挺挺地站着。头离开父母坟头的时候,谢政堂又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地契想把地契掏出来,嘴角又动了动想说点啥,可最后还是住了手,住了嘴。

离开谢家坟地后,谢政堂往回走。走累了、站累了的谢政堂总想找块石头坐会,抽袋烟,歇歇。走着走着的谢政堂终于看到道边的一棵大树下放着几块夏天忙农活时用来坐下来歇着的石头,马上走了过去。谢政堂挑了块高点的石头坐了下来,把烟袋也掏了出来。谢政堂正要点火,石头的冰凉透过厚厚的棉衣让谢政堂的屁股也有了凉意。怕在凉凉的石头上坐久了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狩猎,然后吃 我是业主我做主 最强战神 我在亮剑当兵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知否之盛家七郎 朕又突破了 是我疯了 超神学院之我的吃鸡系统和外挂 崇祯十五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