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 360.询问

360.询问(1/2)

目录

马车再次向凤阳府城而去,晃晃悠悠的摇着,朱雄英略显疲劳,便靠在马车上沉沉睡去。

等他醒来时,手掌处的破伤被布条裹好,头枕在包袱上,马车外除了王景弘,就剩他了。

不远处几个农夫打扮的壮汉在四处晃悠,那是便衣侍卫,可是自己老婆孩子呢,爷爷也不见了。

朱雄英问过才知,是朱元章带着朱文基他们去城中私访去了。

当初朱元章设立福利,让百姓老有所依,死有所归,病有所医,因此朱雄英登基后,便重新拨款,专门供惠民药局以及养济院这些,还有漏泽园。

大明各府县对主家无处安葬,贫穷无地安葬者,无钱医治者,无人养老者都有设立分院和分局这类。

每年朝廷都会从商税中拨出一部分来,继续按照朱元章的规定执行。

凡是大明百姓,八十岁以上者无产的,每月可去官府衙门领五斗米,五斤肉,甚至酒。

除此之外,每年各府县衙门要在正旦和万寿节这一日,专门摆宴席款待老人吃喝。

且贫富人同等对待,老人都可去参加。

去年,朱雄英又加中秋节和端午节这两日集体八十岁上的老人吃喝。

每年的清明节,是朝廷百官吃素祭奠朝廷征倭大军的日子,他们下朝后自发去。

五十岁到六十岁的,可以在朝廷皇庄平日里锄草做事,也可获得饭菜。

朱雄英单独设明福院,由未改嫁寡妇与尼姑帮忙抚养,每月各地府衙县衙会给足粮食。

为防止中饱私囊,官府衙门每月买的菜以及从皇庄,卫所拿的粮食,都会有各地锦衣卫所专门给盖了戳的票据做证,和账簿夹在一起,检查的官员会按例去查。

春寒料峭,但是城中相比去年冬天可要暖和,朱元章看了眼自己孙媳妇牵着两个孩子,乐呵呵的。

凤阳府各乡的驰道已经不再是黄泥烂地,而是河沙与矿沫铺垫,城中道路用青石铺成。

路上行人兴喜气洋洋,叫卖的货郎更是一声接着一声

朱文基与朱文墉都是第一次接触民间生活,这给了他们接近百姓的很大机会,甚至给他们带来颠覆性的冲击。

身为太子的朱文基满面红光,笑着说道:“为民,先要了解民,如今见到的景象,与之前的想法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当初朱文基告诉朱雄英,他要给百姓每个人打一架马车,大家游玩多开心啊。

今日他自觉羞愧,用自己对事物之看法加在百姓身上,岂不是荒唐。

这几日他做了“百姓”,买一桌好酒菜都要几两银子,而几两银子可买许多包子。

百姓中对于包子馒头,更加的受用欢迎,而顿顿大鱼大肉谢,简直是富人的生活。

普通百姓不喝茶,喝井水,卖茶的棚子里,茶也是茶叶沫子,而宫里那些人糟蹋的茶叶实在是可惜。

朱元章跟在身后,道:“凤阳高墙离这里不远,或许咱们坐马车可以去看看,文墉你要去看吗。”

朱文墉当即明白意思,道:“绝不会再有那些念头。”

几人来到离淮河很远的农田,这里有几条水渠,很宽很深,正是因为两条南北东西纵横的渠,将淮河水引至百姓田头,水车哗啦哗啦的。

朱文墉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车。

他所见的都是宫里的小模型。

朱元章自豪道:“知道这是谁让修建的吗!”

两人摇头。

朱元章在两个娃娃脑袋敲了两下说道:“你们做儿子的不称职,问问你娘是谁主修的。”

身后的徐妙锦道:“这条渠还有条主渠,旱时可灌既,雨时可分洪,它是你爹与工部主修。

“那时他还不是太子,更不是大明皇帝,但是这条渠经过这么多年,如今已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星途 沙雕修仙,系统疯癫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相逢少年时 医凰无双 海贼之掌控雷电 人生回档2004 王氏仙路 都市绝品大少 都市绝品大少陨落星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