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帝刘协 > 第三十八章 李儒的反击

第三十八章 李儒的反击(1/2)

目录

不久,守卫便叫来留守洛阳的李傕、郭汜、胡轸、杨定、董旻等人。

见到李儒后,也不多说直接在房中入座,皆不言语。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固。

忽然末座一山羊胡将领忍受不住这僵持的气氛,抱拳道:“将军半夜将吾等召来,所为何事?”

继而猥琐道:“嘿嘿,难不成将军又想带领吾等去打秋风、吃大户?”

众人皆轻皱眉头向出声之人看去,原来是李傕部将杨奉。

“休得聒噪!就是改不了那白波贼的匪气陋习,闭口听将军吩咐便是。”

李傕呵斥道。

杨奉本不就是那种任人拿捏好好先生,突然被李傕莫名的呵斥,心中怒火渐起,正欲发作之时。

被旁边一络腮胡粗壮汉子拉住衣袖轻声劝道:“白波帅,不可冲动,免得害了跟随您的那些兄弟。”

杨奉见是韩暹相劝,闻言就此作罢,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正襟危坐,不再多言。

不过他心中早已将此事牢牢记下,暗狠狠地想道:“以后定要这李傕这厮好看!”

李儒看到底下的这出闹剧,脸色越发的阴沉。

他明显看出李傕部下的白波军余众不服李傕,人心涣散。

自从黄巾被剿灭后,白波军首领郭太战死,整个白波军伤亡过半。

所以这剩余的白波军中分成两派,其中一派倾向于投降董卓,而另一派还是继续决定占山为王。

杨奉、韩暹二人正是倾向于投降董卓的那一派。

在黄巾覆灭,郭太身死之后,带领万余兄弟投靠董卓,被分配至李傕部下。

而另外一派李乐、胡才等人还在并州(今山西附近)烧杀劫掠,聚白波贼五万余众,声势浩大。

但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刘协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上一世他就因为这个吃了不小的亏。

到后面他才总结出一个道理,大脉络基本不变,小脉络多数在变。

比如说黄巾会覆灭是大脉络,但是黄巾军中本来要死了的将领,结果没死,这是小脉络。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平行空间理论吧。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白波军历史并不是这样的。

在公元188年二月,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重新起义,号为白波军。

公元189年十月,白波军挺进到河东,队伍达到十来万人。

董卓令其女婿中郎将牛辅率军镇压,不能获胜。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兴起,董卓见联军声势浩大,又怕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其通往关西的去路。

就决定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后仍派遣李傕等人继续和白波军作战。

后郭太战死,杨奉等人投降,但是李乐、韩暹、胡才等人仍然坚持作战。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混战,杨奉和以上白波帅投靠汉献帝,迎汉献帝到河东。

公元196年,杨奉、韩暹护送献帝回到洛阳,曹操遣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杨奉等据险迎之,曹军不能进。

后韩暹恃功乱政,董承与曹操联络,于是曹操亲自率军进洛阳,韩暹逃走。

由于洛阳残破,曹操一时也没有能力控制洛阳周围的张杨、韩暹、杨奉、李乐等军事势力,于是挟献帝到许昌。

此后白波余众被曹操、袁术等吞并,这支与黑山军并雄于世的起义军最终覆灭。

李儒心知现在不是解决军中派系,将领矛盾的时候,所以也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暗暗记在心中,等灭掉吕布之后,再慢慢与他们清算。

思及至此,李儒扫视了一圈,沉声道:“诸位将军,某刚才得知一个消息,吕将军背叛了吾等,将董丞相劫持在皇宫之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征战万界从奥罗拉开始 猛妃如狼:邪尊,正经点 一块板砖行天下 我和猛鬼有个约会 梁凄 被恶魔皇子看上 离阳宫斜花清醉 满眼风光百事非 美人谋之歌尽天下 天堂地狱之洋娃娃
返回顶部